裸眼3D技术发展迅速,从平板到电视持续技术提升

 

  

 

 

    [投影之窗消息]  自从《阿凡达》引爆了消费者对3D的热情后,2011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3D年,一大批3D电影大作纷纷上马,而2012年元旦也将开播央视3D频道,内容的丰富极大刺激和带动了3D播放设备的发展。


    目前3D技术主要有两个分支路线,一个是眼镜式,一个是裸眼3D式,两种路线均有其优缺点。电影和电视等大屏幕产品主要采用眼镜式;而作为小型的手持终端来说,出于便携考虑,目前比较适合的技术路线主要是裸眼3D式。
 
    在国内芯片厂商中,福州瑞芯微电子对于裸眼3D的布局非常早。早在2010年北京通信展上,瑞芯就推出了采用RK2818芯片的裸眼3D手机和MP4。不过不知为何,采用Android OS的裸眼平板却迟迟没有出现。
 
    裸眼3D产业配套仍未成熟,国内消费者也还没有形成3D的使用习惯。他表示,对于主控芯片来说,平板电脑有3D功能还是没有其实区别不大,要实时渲染3D模型,硬件必须要有GPU,同时CPU必须600Mhz以上才可以,但是这一点现在基本上都能满足。事实上,目前裸眼3D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软件系统的整合。
 
    目前通过技术手段已经解决了裸眼多人观看问题。在以前,裸眼3D主要采用视差障栅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是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同时还可实现2D和3D之间随意切换,但采用此种技术的产品影像分辨率和亮度会下降,同时只能在很窄的垂直角度实现单人观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产品多采用该技术。由于无法实现多人观看,裸眼3D技术基本无法应用到大尺寸产品之上,除非采用柱状透镜技术,通过物理手法来实现。但是这种技术又无法进行2/3D切换。目前已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两目转多目”,并且通过电子控制让让柱镜消失,实现2/3D切换。
 
    未来这种技术普及后,将推动眼镜式3D电视向裸眼3D的转换。但他同时认为,未来光屏障式(Barrier)技术和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仍将共存,在7寸以下的产品仍更适合采用视差障栅技术。针对目前业界传闻,苹果IPAD3将是IPAD 3D的消息。苹果确实已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同时将裸眼3D作为一个标准功能在进行研发。他认为ipad3如果真的是3D,将对业界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