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成本及发展战略调整结构,液晶面板上游布局变化 |
|
|
|
[投影之窗消息]
大型厂商近一段时间开始调整液晶面板上游工厂的布局,原因一方面由于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新旧交替,
另一方面是各大厂商不同的市场发展战略造成的。 索尼将向富士康转让欧洲市场液晶电视生产基地约90%股份,
这是继2009年索尼向富士康出售位于墨西哥的生产基地之后另一引人瞩目的交易。 未来索尼在制造面向新兴市场国家的液晶电视时,
有可能在液晶面板采购委托给富士康集团。索尼的另一项交易是把中小型TFT液晶面板生产基地野洲事业所转让给京瓷;另外东芝也有意向将旗下位于新加坡的第4.5代底板低温多晶硅TFT
液晶面板工厂出售给台湾友达光电; 这两个工厂主要推出的是面向电脑显示器等小尺寸的液晶面板,但依然可以看出厂商对于上游厂商的布局有所变化。
另一方面一些厂商则加大了液晶上游工厂的投入,
具有代表性的如韩国LG将增强第8代液晶面板工厂的产能,投资约90亿元人民币将位于韩国 Paju Display Cluster 的第 8
代面板生产线P8厂房内导入新生产线P8E+。 P8E+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开工,
预计玻璃底板的处理能力为6万8000张。LG表示将应对LED液晶电视、3D电视以及新兴市场的需求增加。通过此次的投资,
LG将拥有3条支持第8代面板的生产线,用于55英寸、47英寸和32英寸电视。
目前液晶上游工厂的发展处于一个低端生产线成本回复完成,高端生产线逐步发力的阶段,据行业专业数据各液晶面板厂商的第5代生产线成本折旧平衡的生产线超过50%,各液晶面板厂商第5代生产线是于2002年及03年相继导入的,以05年为界,折旧平衡的第5代生产线逐渐增加。三星第5代生产线于09年年底折旧完毕,这样利用第5代生产线制造的液晶面板越是畅销,获得的收入也就随之增长,提高成本优势及利润率。
同时,高端生产线的发展也非常迅速,LG预计其第7代生产线将会在2011年成本折旧平衡,这对于市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第7代生产线预计在2013年前后会成为市场主力,
将会广泛应用于40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 以及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面板应用,同时使整体行业获得变革。
液晶面板上游厂商的格局变化, 来自于不同的因素,
包括全球市场、各国政策以及公司发展策略的制定等等。从行业整体看来低端液晶生产线的成本平衡将会使得小型液晶电视及显示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也将促进高端液晶生产线的投资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很有竞争优势,有机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和引进高端技术,在市场的开拓方面具有竞争力,因此相信液晶面板工厂的结构调整将给中国带来很大的行业发展机会,我们会继续关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