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的音效大升级--浅析沉浸式音效的标准之争

       [投影之窗消息]  数十年来,音频技术历经单声道时代、立体声时代、多声道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声音丰富了电影表现的同时,更在电影的表现方式上产生各种不同的技法,因此,声音成了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与影像画面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但是与视频技术相比,影院还声系统自发明以来,唯一有所改变的是扬声器的数量,音频技术一直没有迎来实质性的革新。目前,3D、4K、高帧率技术成为业内共识的提高电影表现力和魅力的发展趋势,发展与之匹配的音频技术,提升观众听觉方面的体验成为电影行业时下的重要课题。
.

.
   
虽然Auro-3D的扬声器配置可被定义上升到13.1通道,但是他们仍然表示11.1(即11个通道加上一个低音)对于商业电影或家庭影院应用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一技术与现在存在的格式、标准和分配制度相兼容,巴可建议最小的硬件和安装投资要求从5.1升级到Auro-3D 11.1。
.
    目前,Auro-3D已与数字环绕声解码品牌DataSat先后推出了RS20i和LS10这两款针对家庭使用的解码器,这两款型号都可以完美支持13.2声道Auro-3D环绕声处理。同时,Denon(天龙)也宣布将会为旗下的AVR-X5200W和AVR-X4100W机型和马兰士最新推出的SR7009 AV接收器和AV7702前置放大器提供Auro-3D升级服务。这次的升级服务预计将在今年12月开始,以上的机型将会通过固件升级(收取费用)的方式,在功能中加入Auro-3D选项,以支持新的音频格式。
.

.
    在成本方面,Dolby Atmos保持向后兼容性并将对目前制作和发行的影响降至最小。能够在5.1和7.1环绕声系统的基础上,来自顶部的声音和来自影厅中独立声源的声音,让整个电影效果更加真实。
.
    目前,已宣布推出杜比全景声AV接收机或预处理器的制造商包括:Denon(天龙)、Marantz(马兰士)、Anthem(圣歌)、Yamaha(雅马哈)、Integra、Onkyo(安桥)、NAD、JBL Synthesis系列、Pioneer(先锋)、Steinway Lyngdorf以及Trinnov Audio等。
.


.
    近两年,3D沉浸式音效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优胜劣汰,市场上基本上就剩下巴可和杜比两大竞争对手:杜比全景声和巴可Auro-3D,它们将有望为影院音频技术带来质的改变,推动音频技术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巴可Auro-3D

巴可Auro11.1 沉浸式3D音频系统是巴可CinemaBarco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发展垂直高度的,第三个层面的音响。Auro 3D 11.1声道音频技术采用基于3个轴 (x=宽度, y=深度, z=高度) 的三维声场设计,与以往传统单一的3D效果所带来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不同的是,观影者感受到声音来自四周和上方,从而获得最接近真实情境,完全沉浸在3D环境之中。


.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
    Dolby Atmos是结合了动态对象和播放声道的崭新混音和声音定向方式,令观众全方位被声音包围。电影制作者能够通过这些音频对象来控制独立的声音元素,而无需考虑扬声器的配置(包括顶部扬声器)。Dolby Atmos同时还提升了后期制作的效率,让混音师能够高效地记录创作意图,然后实时监控,或自动生成杜比7.1环绕声和5.1环绕声版本的内容。
.
     此外,Dolby Atmos还简化了发行——它将音频要素和声音所要表达的艺术构想纳入一个数字电影发行模板,可以在各种规模的影院中真实回放。它能够同时传输多达128个无损音频输入(声道或对象),并能呈现从5.1到64个独立扬声器馈源的内容。
.


.
    上世纪九十年代,杜比、DTS和索尼SDDS三种音频格式互不兼容,各行其道,现在,除了3D、高帧频、激光光源、动态影院等热点之外,沉浸式音效标准的制定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两大阵营更是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直接交锋:巴可和DTS站在一条战线里,支持开放格式MDA(Multi Dimension Audio,多维度音频技术),而杜比则另执一端,坚称这样的选择无法保证一致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