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信息 >> 教育市场 >>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应用-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会召开

 

      
    [投影之窗消息]  近日,由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办的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会隆重召开。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到会并讲话,各区县教委、部分市属市管高校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市区县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近300人参加会议。


    “十五”期间,北京市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20亿元,其中,市级投入8亿元,区县投入12亿元。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坚持政府主导制定规划和技术规范,企业垫资建设,市、区县共同分担的建设模式,使全市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全市基本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布局调整保留的19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2万台,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专任教师平均每两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其他新型电教设备如投影机、视频展台、交互电子白板等也在逐步普及。
 
    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关注投入和建设向关注应用效益转变;从关注技术本身到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对教育局部的影响到关注信息技术对教育整体的改造转变。

    “十五”期间市级对中小学信息化投入8亿元中有6亿元投入到远郊区县。为10个远郊区县的中小学校建设校园网近千个,配备教师用计算机3万台,学生机5万台。市级的调控,有效弥补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的影响,全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学校在数字化时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众多措施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合作。

    会上,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除了继续坚定地执行教育部党组织领导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外,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力争增强电教队伍的实力,以应用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资源建设,增强自身实力,再上新的台阶。北京市各区县信息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2007年的工作重心将放在各区县的特色应用上,根据各区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信息化应用尝试,在加强自身服务功能,为即将来到的课改进行支撑的同时,力求将信息化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教育当中,将信息化工作推向深入。   
 

2007.02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应用-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