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个人电脑业逐渐平和发展,在电子产品领域中,人们的目光不再是集中于传统的PC类产品,而是开始转移到诸如蜂窝电话、电子游戏机、手提电脑、投影机等精巧型、时尚型的电子类消费产品,这种动向无疑给投影机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产品的普及将使投影机在用户中的心理定位从较为专业的显示设备向消费类电子产品方向转变。从1999年开始,主流投影机厂家就开始酝酿计划和培育这个市场,并于2000年后,开始发布技术指标、投影功能适用于家庭的产品。
 
  未来三年内,因更新换代而带来的购买需求将是高端显示产品走入家庭的主要动因。价格、性价比和音响效果是家庭消费者购买高端家庭显示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较高的价位仍然是制约普通家庭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一方面追求产品高品质,另一方面又对高端家庭显示产品的高价位敬而远之,不能轻易做选择。
 
 

   

    随着人们享受数字生活要求的提升,投影机在家庭的作用将得到更多的体现。目前,投影机的主要应用范围还限于商业领域;希望不久,家用投影产品将能够带给家庭大屏幕的震撼。不止是在家中欣赏电影。还可以用投影机与个人电脑,录像机,DVD播放器和数字电视连接,现时播放卡拉OK或音乐图像,接收远程课程及社区中心播放的影像。家庭影院投影机的发展,以及普通投影机在家庭应用上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重视。正投式投影机打开家庭市场一直是投影机生产厂商期望已久的事情,希望借此实现投影产品的几何级增长。

 

- 投影机 - 进入家庭有瓶颈
产品易用性 产品价格 产品耗材
为了适应在家庭使用投影机,产品的易用性问题非常关键。这也直接影响投影机在家庭市场的销售。由于投影机的特殊性,家庭用户往往觉得操作上不够方便,不同厂商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功能来改善应用状况,比如:产品的侧投功能;内插卡功能;低噪音设计;设计简单的面板、遥控操作;设计良好的散热技术保障投影机稳定长久地运行。但投影机家庭应用仍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价格无疑是投影机进入家庭市场进程快慢的重要因素。从投影机产品在中国市场一路降价,但家用市场并未为之所动,似乎价格与家用市场的启动无关。与此同时,厂商对家用市场的期待非常迫切,希望通过家用市场实现投影机销售爆炸性的增长。根据全球投影机产业形式,多家厂商的低端投影机将在2003年4季突破人民币1万元,而1万元预计将成为中国投影机家用市场用户的心理价位。 投影机耗材 - 灯泡使用成本的问题常常被投影行业人士提起,但在家庭实际使用中,其重要性没有什么特别的显现。因为多数家庭采购投影机并非当其为电视产品,而是一种大屏幕设备,用来看电影、游戏、体育赛事等。实际使用的累计时间并不长。而且在购买中,多数商家都不会向用户主动提到灯泡的耗材概念。

   

- 不同人群对投影机进入家庭的反映 
 
   
多数家庭会提到为什么要使用投影机的问题。其次在了解投影机的投影方式及效果后,会感觉到投影机在家庭中使用不够便利,比如:接线;正投空间等等易用性问题。消费群对投影机了解不够。在人均收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北京、上海,家用投影机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其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已引起了各投影机厂商的极大关注,各大投影机厂商结合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贴近各种用户群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便携式、超便携式、轻薄的机型,这为投影机向家庭用户过渡、个人移动办公打下了基础。有用户认为:“长时间看电视对眼晴有一定伤害,电脑放VCD、DVD时画面又太小,投影机是用户家庭娱乐的最佳选择。尽管投影机灯泡的成本太贵。”
 
IT渠道经销商家用投影机调查 音像行业经销商家用投影机调查 白领阶层家用投影机调查
行业渠道经销商对家庭影院投影机并不看好,普遍认为,投影机在行业销售的利润较大,将更大的经历、兴趣放在相对固定的行业客户上,才是目前投影机销售的要点。多数零售投影机的销售方式至今还是以上门演示为主,经销商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开展业务,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投影机的销量。家庭消费投影机产品还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这需要厂商和媒体共同制造一个家用大屏幕投影时尚的观念,经销商在目前还属于配合的阶段。
经销商还对家庭影院投影机的最终渠道表示质疑。家用电器销售场所(国美、大中等)未来是否会成为最大的卖场。
在音像行业商家的家庭影院投影机调查中,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目前家庭影院的配备中,以中、低端配置为主,显示设备主要为29寸以上彩电。高档配置显示设备为大屏幕背投电视。在配备大屏幕显示设备的家庭影院中,经销商的推荐作用比较大,一般经销商为争取利润和售后服务方便,往往推荐进口品牌产品,对国产的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视频投影机并不看好。对带有数据接口的新型家用投影机并不熟悉,超过半数的销售员不知道数据投影机可以接驳电脑设备。认为数据投影机的价格比较高(人民币15,000以上)在向用户推荐时,比较困难。
家庭购买大屏幕影像产品,居住环境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在的白领阶层住房面积均比过去标准扩大,城市商品房的基本户型都在120平方米或以上,30∽40平方米的客厅成为普遍,因此家用投影机前期锁定的主要消费群体为私企和外企管理者、白领家庭和高级公务员,用户一般观点认为,目前家庭对投影机的功能、品质、特征等方面了解太少,许多人不知道投影机。为数不多的投影机专卖店里的投影机是与其他IT产品摆在一起销售的,各大电脑城张贴的有关投影机产品的宣传画也不多,这一方面不利于投影机产品的完整展示,另一方面也使这一热门产品缺乏强劲的冲击力。

 

- 家庭影院投影机产品
 
   
目前市场中的家庭影院投影机产品大约有20款左右,下面是其中部分典型产品和待上市机型。
 
索尼 VPL-HS2 索尼 VPL-HS10 索尼 VPL-VW12HT
  
富可视 ScreenPlayTM7200 爱普生 EMP-TW100  爱普生 EMP-TS10 
 
松下 PT-E1AW20 松下 PT-E1AW30 飞利浦 GARBO系列
 
三洋 PLV-Z1 OPTOMA H56 明基 HT480 
 
Sharp XV-Z7000U Sharp XV-Z7000U 富可视 ScreenPlayTM55700
Barco Cine系列(高端) Yamaha DPX-1 Plus Piano HE3200
SONY VPL-HS20 SONY VPL-HS3 EPSON TW10
PANASONIC TH-AE500

 

- 投影机家庭领域的竞争产品

   
目前中国市场的家庭娱乐市场影像产品主要有四类产品:背投电视、投影机、PDP电视和LCD电视。投影机日益在行业应用中普及,PDP电视和LCD电视因其价位较高,目前其主要适用对象和场所为金融、股票以及证券市场的信息显示、广告宣传屏幕、公共场所的安全监视系统、高档大型会议室、酒店大堂、美术馆以及博物馆等场合,但减价速度很快,家庭市场已经启动。在今年娱乐(家庭)市场的预期购买群体中,背投电视仍占最大比重。
 
背投电视 PDP等离子电视 LCD电视
2002年,大屏幕投影电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市场销售反映看,以往主要是单位和娱乐业经营者才购买的大屏幕投影电视,近来家庭购买量呈明显增长。从消费态势看,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背投是采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管和短焦距,广视角玻塑料复合非球面透镜,能接收电视台的立体声电波。投影电视也存在许多不足。大屏幕投影电视至少都在43英寸(109厘米)以上,直线收视距离应在6-7米以上,否则会对视力造成损害。而目前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住房面积尚未达到拥有可以收看大屏幕投影电视大房间的程度。而且大屏幕投影电视使用寿命通常并不长, 约5-6年以后会出现图像不清晰、画面不稳定等情况。
自从1995年背投电视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际上知名的背投电视机生产商都已进入中国,品牌竞争日益激烈。需求增长快。
随着各品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壁垒的削弱,背投电视成本会不断降低,价格也会因此降低。
PDP是采用了近几年来高速发展的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的新一代显示设备。等离子体技术同其它显示方式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别,在结构和组成方面领先一步。其工作机理类似普通日光灯,电视彩色图像由各个独立的荧光粉像素发光综合而成,因此图像鲜艳、明亮、干净而清晰。另外,等离子电视最突出的特点是可做到超薄,并轻易做到40英寸以上的完全平面大屏幕,而厚度不到100毫米。2002年,60英寸的PDP产品上市。PDP平而薄的外型使其优势明显。PDP的显示效果出众,而且具有丰富和友好的接口,功能可以像多媒体电脑一样,根据需要不断扩展;既可以连接DVD、录像机、摄像机等视听设备,又可以连接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多媒体信号源。PDP等离子屏自面世以来,发展迅速,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权威部门预测,等离子显示屏将被广泛用于多种场所,更大的发展还在于家庭电视市场。早期的很多发展工作都是受这一数百万计的市场潜力所带动。 LCD电视虽然由于在尺寸上还不能与背投、投影机、等离子产品相比较。但家庭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液晶电视色彩丰富,分辨率一般可达1280×768,可支持今后的数字电视节目;液晶电视功耗只有等离子电视的1/3;具有较长的有效使用寿命,新一代液晶电视还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等显著特点。2003年以来,全球LCD电视市场需求呈现大幅上扬的态势。依照目前的市场趋势来估算,2003年全球LCD电视需求量将达160万台,2005年将超过300万台。目前,大尺寸LCD-TV(液晶电视)发展迅速,日本夏普、韩国三星、LG都在主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产品,其中三星电子发布了目前全球最大的54英寸液晶电视。LG飞利浦公司也发布52英寸像素数1920*1080的彩色TFT面板。大液晶面板的尺寸从2002年10月的42英寸到今天的50英寸以上,标志着液晶电视成为市场上继投影机、背投影电视、等离子显示器后又一新型大屏幕产品,加入本已竞争激烈的显示市场,对于用户而言,则是又多了一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