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创文章】
在科技与艺术加速融合的时代浪潮中,“AI + 艺术”
开辟出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语境,影像作为艺术表达与传播的关键媒介,在这一语境下彰显出强大的赋能效率,尤其在艺术及数字艺术领域,正重塑着创作、展示与体验的格局。
近日,笔者探访了山东济南市美术馆及山东美术馆,参观了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以及山东美术馆内的“炁界”数字艺术空间。
以“人智时代”为主题的济南双年展以艺术视角诠释了技术、艺术与人类/机器双向情感的共融,在作品的表达上,大量使用了投影、屏幕等影像设备作为载体,通过变化的数字内容表达艺术创作的“长篇”复合情感。
在影像的表述下,传统的艺术作品突破画框,巨幅图像令人浸入其中,随着内容的播放展现岁月的流动,被赋予了人类情感的图像不再是记录过去,而是讲述回忆、承载记忆。
被命名为“东山西园南海北国”的动画影像作品将艺术的思考浓缩在影像的故事化讲述中,每个人看到画面后可能产生不同感受,轻则笑谈内容荒诞,深则反思生态保护,四海百态,因人而异,唯影像叙事平淡如常……
影像总能留住过去的故事,而在现代科技的语境下,影像将现实与过去拉进同一个世界,通过光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人们在作品面前收获到多角度的情感体验。
记录似乎是一件平淡的事,然而在艺术的语境下,记录似乎有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影像之下,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能成为艺术本身,在同为人类群体的目光注视下、情感共鸣中,每个人都在创作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人智时代”带给了人们多方位的新时代艺术思考,现在我们来到放松身心,享受数字之美的艺术空间,感受影像的艺术新体验。
在时下火热的大场景VR体验中加入震动机械座椅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游客体验,沉浸感极强的游戏性互动内容是影像带给体验者的次时代感官冲击。在虚拟世界中,体验者视觉获取的“异世界”景象令人身心完全浸入,此时艺术往往能够实现与体验者更加强烈的情感交流。
影像“活化”艺术已经成为数字艺术领域的老生常谈,影像复现下的传统艺术画作不仅触手可及,更可以借助科技力量“以身入画”,与画中人共游山水。影像为艺术呈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价值,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传统艺术欣赏的隔阂,让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极大提升了艺术体验的沉浸感与趣味性,赋予艺术作品全新生命力。
以光影疗愈心灵,在影像的助力下,AI+艺术语境中开辟出了无数承载人类情感的数字艺术空间。从情感体验维度来看,沉浸式影像营造的光影疗愈空间为观众带来深度的心灵触动。通过环绕式的影像投射、灵动变幻的光影效果,构建出宁静、祥和且极具感染力的氛围。在艺术创新方面,光影疗愈空间里的沉浸式影像开辟了新的艺术表达路径。传统艺术创作媒介相对单一,而沉浸式影像融合了影像艺术、数字技术、空间设计等多元领域知识。艺术家们借助先进的投影技术、互动感应装置,将影像与空间巧妙融合,创造出动态且富有交互性的艺术环境。
AI
与影像的深度交织,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强劲的助推器。在创作领域,它解放了艺术家被传统技法禁锢的双手,开启了创意的无限可能;展示层面,打破了艺术传播的时空枷锁,让佳作能在瞬间抵达世界每一个角落;体验维度,赋予观众前所未有的沉浸与互动,让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孤芳,而是能触达心灵的暖流。
随着科技的持续迭代,我们有理由坚信,影像在 AI
的加持下,将在艺术领域创造更多奇迹,不仅革新艺术创作的范式、拓宽艺术传播的边界,更会深度重塑大众与艺术互动的模式,让艺术真正成为跨越阶层、文化与地域,滋养全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持续引领艺术迈向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