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东坡居士——在光影中体会诗情画意:探访中华世纪坛《一蓑烟雨》数字艺术展
 

【投影之窗现场探访】 诗词歌赋,把酒言欢,这独属于中国人的诗酒情怀在传统文化的长卷中璀璨夺目。我们追逐光影,在影像中再现历史、拜会文化,曾几何时,我们在光影翕动间寻得了与“天生我材”的诗仙共饮一杯的经历,今日,另一位大才得先生正向我们挥袖致意,招呼我们一同去品尝“东坡肉”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些能为后世所瞻仰的诗者们,其生平故事或有波澜起伏或耐人寻味,然无论如何,一幕幕足够沉浸的场景都将成为今时今日我们与“他们”再会的积淀。

 

《一蓑烟雨》展内不仅应用了40余台投影机作为主体光影内容的呈现,还能配合实体造景、大屏互动、印章打卡、古风NPC驻场等形式打造出风味浓郁的“苏轼空间”。

根据场景主题,影像的“背景设定”能力使得场景内的陈设有了灵魂,在NPC的引导下,“苏轼与他的朋友们”欣慰地看着我们这些历史后人们拜读书卷,在“深林翠竹间”与我们吟诗答对,好不快活。

 

在这个由30台投影机打造的5面CAVE空间内,苏轼的一生在光影中闪回。影像的大空间沉浸能力配合精良的内容制作,让书中几言文字变得沁人心脾。影像浓墨重彩的渲染令我们感受到苏东坡有血有肉的一生经历,场景中间的立柱在其人生大事记时留下句句批语。年少时青春逐梦,壮年时报国为民,从少年郎到老翁,任平生一蓑烟雨……

“来来来,客官请上座!”一生风雨总不可处处风餐露宿,品一品这几道“东坡美食”,光影入盘,东坡在心……

 

 

 

 

 

 

 

 

新颖的影像呈现形式要点就在于其与场景的结合,有故事的光影才有讲好文化的能力。反而言之,在科技为主导的时代文旅新环境下,合理运用影像将成为打造文旅热点、凸显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

集合了场景营造、色彩还原、内容创新,文旅影像的又一大价值再次体现,那便是——“共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舟行过,这里是赤壁大江,或是惠州罗浮;是湖州余杭、还是儋州海岛,你我皆不知,或许东坡先生亦不知……一生辗转何尝不是漂泊,光影之间山水重现,半轮明月似是入水,他坐在船头与我对望,千年岁月难为水,今朝情却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