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产业观察】
文旅影像作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服务的文旅市场最终需要面向大众,调动各类形式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价值,才有“丰富大众生活、提升文化阅历”可谈,进而再有持续发展影像行业、文旅事业的远大目标。
在体验为重的Z时代,我们更要以消费者的视角走进沉浸影像。在过去的一周,《投影之窗》编辑前往探访了魔都上海的数个光影沉浸展,主题IP覆盖动漫、游戏、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传统艺术等多个方面,看似杂乱的体验却让我深深感受到影像带给文旅、带给大众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首先来看这一场以“海洋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光影展。展览给予观众一个可被展项内红外摄像头检测的实体球,寓意“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当它与展项产生互动时,影像的切换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被观众更主观地感知,沉浸体验更加优秀,同时展览的文化主题也通过影像的出口极好地被释放。
在文旅市场中影像方案常被说成是“文化IP的创新输出窗口”,这更多是针对行业而言,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像同样是窗口,一个“从无感观展到激发内心喜好的窗口”;或是一个“将个性化喜好与文旅展览连接/链接的窗口”。
以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为题的“一梦华胥”光影展现场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孩子们不太清楚“皮影戏”是什么,但他们认为这些在墙壁上活灵活现的角色好玩得很,而稍后在文创区他们又将看到这些影像中的“小人”竟出现在现实中,成为父母买给他们的玩具。哦!原来这就是“皮影戏”呀,孩子们因此喜欢上了“皮影戏”……
大人们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可当下这门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又似乎有些“居于庙堂之上”而难以企及了。在光影的沉浸体验中,他们寻得了一个接触“皮影戏”的入口,得以惬意地欣赏。有了影像,走进展厅,人们对“皮影戏”从有所耳闻进阶到一饱眼福;有了影像,走出展厅,人们欣喜到从一饱眼福进阶为亲身体验。影像的衔接使得人们的情感从饱满到溢出,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实现文旅的价值。
由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改建的“中华艺术宫”内,标志性的《清明上河图》光影长卷迎接着络绎不绝的人群。12台电影级别的投影机将传统艺术的光辉以数字时代的形式再现,大众对于“传统艺术”这一高层次概念的喜好,或说是“追捧”,被影像“全盘接下”。技术进步下,影像完全有能力展现出极致的视觉享受,好整以暇地承接各类“有分量”的文化IP,并将其“从庙堂之上迎下民间”,分享给大众。
动漫作为年轻一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喜好,在消费市场有着极强的统治力。文旅行业最终需要对接消费者,随着时代的推进,迎合Z时代消费者的喜好成为文旅行业必须面临的思考题,Z时代消费者的兴趣群各具特色且错综复杂,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消费者个体对于自己的爱好都有能力且极有意愿为此消费,因此如果文旅行业能够“对症下药”打开缺口,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将会是顺水推舟之事。
《投影之窗》认为,影像的存在为文旅事业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一对N接口”。动漫、游戏、汉服、极限运动、流行音乐等等数不胜数的可以被称为“爱好”的事均与声光电脱不了干系,影像可以将他们全部囊括其中,并以数字化输出的形式在文旅场景中打造出一个可供具有相同喜好的人们互动交流的场所。
借助影像,文旅一词也像是从高高的庙堂之上走下了市井,有了影像,大众生活中处处存在“文旅IP”,处处存在“网红打卡地”。
数字光影,让文旅更深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