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价值观察】
光影文旅一词,在投影市场向工程文旅倾斜的当下备受关注,在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萌生的光影沉浸展览中,虽不乏高标准/强底蕴的标杆性案例,但占据多数的仍是常规的“可复制”的商业展览。
2024年7月,投影之窗编辑继续中国东北城市的光影探访,IP相同/相近的“光影巡展”十分常见,从整体而言质量确实参差不齐,但其中的影像部分却始终为“点睛之笔”。
· 辽宁沈阳“元宇宙”展
位于沈阳新玛特商厦的“元宇宙”展商业属性明显,其内多为实体布景以供游客拍照打卡,相比之下,投影展项的比重低。然而影像却是展览内唯一“相对新颖”的空间。游客看惯了“向日葵花海”、“星空”、“镜面延伸空间”等常用展览展项,在面对影像时可以欣赏到创新的内容。
相比以前同为元宇宙概念的北京中华世纪坛《你好·玄界》,《你好·玄界》“影像浓度”极高,相应地其表现力、互动性、整体观感也更为优秀。因不同展览之间成本不一,我们抛开影像画面内容不谈,只针对影像的“展览属性”而言,在沉浸展中仍是重中之重。
“元宇宙”主题极为强调虚拟世界的创造力与呈现感,而在展览“复制”的过程中,影像一直充当着展览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没有影像的呈现,“元宇宙”的主题甚至难以成立。
在此,在相同IP、或可复制、或连锁性质的沉浸展览中 影像的“高效高质”至关重要。
回顾其他两个经典项目:
(1)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敦煌”展
“敦煌”作为数字艺术展览元老级IP被无数次的“复制”,敦煌文化丰富的文化元素为影像内容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使得“敦煌”主题展览在影像不断地推陈出新下维持了长久的活力。此外,优质影像内容的产出更是意味着影像部分可以实行高效地“巡展”,即便与展内静态陈设有些许割裂,影像内容仍旧能自成一派,向观众传递完整的“敦煌文化信息”。
回顾其他两个经典项目:
(2) 北京华熙live“敦煌”展 (EPSON 3LCD投影方案打造)
在一次次的“复制”中,影像往往是最能直观展示“敦煌”文化价值的渠道,对于参与商业展览的主体——“消费者”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展览的“高质量”与否。相比枯燥的文字介绍与需要讲解才能理解的文物观赏,影像内容的泛用度更高,吸引力更强,通过互动、故事性演绎、集邮打卡等展项设计、内容形式、运营手段的辅助,影像元素更易成为沉浸展“高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