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创】
近日,投影之窗编辑报名参与了“2023博物馆沉浸式展览研修”活动。收获多多!
时下,关于沉浸影像的话题已经屡见不鲜,在各行业数字化革新的进程中,沉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延展空间。在博物馆领域,越来越多的富有趣味性、附加体验感的新展陈形式频现公众视野,这对于观众来说无疑平添了“逛展”的兴趣,仅从体验感上来说,观众对于博物馆亦或商业空间的沉浸项目一视同仁,然而对于博物馆行业而言,应用创新科技形式打造的新体验却负载着更重要的“文化传播”意义。
近日,由人民文博主办的线上博物馆沉浸式展览研修班开课,邀请了数位博物馆行业潮头人物以及数字沉浸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分享观点,数日的聆听让身处影像行业的笔者颇受启发,有感于此……
当我们从观众视角向上跃升,以博物馆人甚至是更宏观的角度考虑,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便有了更多与时代科技结合的需求与必要。上到“文化自信”的打造,下到“公众文化交流空间”的建设,博物馆应面向的是全域的群众,这体现在展陈内容的设计上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传统与科技融合”。
从观众的视点,年轻一代的我们更渴求沉浸的体验,但却忽视了其余年龄段群众的感受。对于博物馆这个主体来说,要将科技、沉浸融合到传统中去不能仅是用科技复制传统,而是要创新内容,更要产出足够优质的内容服务于全域的群众。分享嘉宾提出的这3问显然是当前多数博物馆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根植于“传统”的博物馆,其数字化改造要忠于“传统”,又需迎合时代。
而在改造的思路上,博物馆何须执守桎梏?从数字博物馆上升至“沉浸城市”的考量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在城市复杂业态的背景下,沉浸的形式自然开阔许多,“戏剧演绎、交互体验、虚拟场景营造、数字孪生”等等,而当这些非博物馆类型的沉浸应用浮现脑海之时,我们才发现这些又何尝不可进入博物馆呢?形式只是为了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呈现沉浸,内容的把握仍然“事在人为”。
从思路到实践,当学院派的专业人士开始积极参与到实地建设中,空间的建设便有了一系列的参考范围。而在设计者眼中,“空间”也恰恰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们应以‘空间’为参考,通过不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科技、图文陈列等形式去塑造作品,而不是将整体数字化的设计搬到任何空间中去。”如此观点的陈述便明晰了设计者与“影像科技”的矛盾其实并不存在,每个空间都需要有足够合适的方案去匹配,并非传统不接纳科技,而是暂未能寻求到融合点。
将目光投向实践的成功案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引入了大量数字化内容后显然已成为红网打卡地,同时又承载着全面的知识传播职能。开展之前,大运河博物馆的数项准备工作中就包含“本地观众调查、教师专场调查、青少年龄段喜好调查”3个重点方向,对应着“大众喜好、专业程度、时代迎合度”,综合考量三者的比重,不离“文化核心”,这其实也是中华文化“中庸”的体现。
最后在前景的认知上,嘉宾分享的博物馆行业现状也令人信心倍增。数据调研显示我国大陆各省级及以上博物馆除国家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外,线上全景展览的数量均在50以下,这显然证明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还远未能谈“完善”。博物馆线上“数字孪生”普及的意义不仅在于“云观展”、“广域传播”的应用价值,更能衍生出观众与展陈内容远程互动;博物馆邀约等新形式以促进线下活动拓展,最终落实到实体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职责实现。
在数天的学习体会中,数字科技与博物馆/展览行业的关系在笔者心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回归文题,数字沉浸显然兼具“工具、形式”的形态,更是“趋势”的引导。而如何看待、应用它也并非是不同人群、不同观点的选择,而是“秉持思想、立足空间、实践探索”进程中复合考量的选择,其与“传统”并不应有所谓上下级的制约,而应是共同推动博物馆/展览行业向时代需要革新、向“文化自信”风向标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