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创】
影像、艺术,这两个词如今几乎已形成绑定关系。随着数不胜数的光影展览涌入大众的视线,人们总不免开始评判这些光影之间的“沉浸”。而谈及消费者对光影艺术的评判标准,除了内容质量、画面质量等硬性因素,内容选材、场馆布置、展览呈现形式等因素也一并融合在评判体系内,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日起至2023年春季,又一场以“梵高”为题的沉浸光影展于北京中国书画院开展,作为活力充盈的世界级艺术IP,“梵高”与光影的频繁接触催使得观众不自觉的开始“万里挑一”。
“永远的梵高”沉浸式光影大展,70余台(WITIW)3LCD投影机将展厅2楼的墙面铺满大师的画作,两台投影机画面融合在光影区入口处进行地面投影,在最初便构造了一个观众的“最佳视点”。
【展演将梵高生平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由初学绘画到巴黎时期的艺术转折,再到阿尔勒时期绘画风格的转变。最后,梵高在创作晚期其绘画风格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提升。】
如此这般的展览介绍在众多梵高展中实不乏见,以文字介绍分段、以“幻灯播放”的形式展现不同时期大师的画作,艺术气息静静流露,这便是展览的全部。
这算是沉浸么?当然。其实“沉浸”这个词的概念是相对模糊的,人们思维中的“沉浸”多数情况下也不过是“大众感知”罢了,然而自己内心希望到达的“沉浸”有时却与“大众沉浸”相差甚远。通俗些说,当一种“沉浸”get到你心中的点,即便旁人不屑一顾,你仍能乐在其中。
展览投影实拍图 色彩纯正、细节清晰
展览投影实拍图 色阶区分明显
展览投影实拍图 壁投+地投+幕布配合呈现 内容层次丰富
影像沉浸的形式为什么要多样化?受众群体、内容题材、展览调性都是其决定因素,这样一场对向往科技创造、满怀激情热血的年轻人而言索然无味的沉浸光影展,却是艺术爱好者、做学问之人静享时光的殿堂。显然,在此时年龄、兴趣爱好、个人性格、个人艺术造诣等等复杂的因素促成了影像艺术“沉浸”的参差,影像沉浸形式多样化的意义也多在于此。
记得一位国内知名影像艺术家表达过在不同场景下看影像艺术作品的观点,“在美术馆里对于观看的宽容度和自由度更高。有的影片可能有40分钟,但观众看了5分钟就走了,这5分钟的互动给予他对作品的理解、想象,之后他会在这五分钟内重新剪辑出一个他的感觉。而电影院则像是封闭的纵深的一条路,观众必须陪着它走下去。叙事电影会在封闭的空间里营造这样一条路径,各种情绪被调动起来,变成了这条路径上的花花草草。这种叙事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他们的思维模式可能不是常规叙事的表现方式,而在常规的影院里放映,就会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可能你会不喜欢,或者会觉得不适。”
从梵高展到观众体验的场景分化,“影像艺术”与“沉浸感”矛盾的产生涵盖了赋予影像沉浸形式多样性意义大量的要素。因地制宜是解决问题想当然的方式,然而在光影艺术的实践中,不仅要考虑如此众多的客观因素,诸如艺术家个性化的产出与观众乐于接受的事物不符一类的主观因素亦是难以化解的桎梏。
创新、革新总被我们挂在嘴边,然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概念其实很难被转化。面对光影艺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传统观念的维系与个人兴趣的好恶往往是横亘在消费者与创作者之间共同的障碍。
敞开眼界、包容接受,放开手脚、尝试突破或将是光影艺术百花齐放、万象共融的良药。中国书画院此次“永远的梵高”沉浸式光影大展充分应用投影技术的表现力,为影像科技溶于艺术的探索之路再次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