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技术』『美学-商业』 商业场景中的数字艺术
  

【投影之窗消息】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不断经历着变革与发展。时至今日,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与此同时,源于人们生活的艺术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升华。如今,科技与艺术开始了碰撞与交织……

近日,由hirender&hecoos创始人李林主持的“科技与艺术”对话第二季首场上线。本次对话以“数字艺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为题,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某集体ART+TECH”创始人费俊老师为嘉宾,一同探讨新兴数字艺术与商业场景的融合。投影之窗记录了对话内容并分享。

数字艺术作为现代人口中时兴的词汇,其所代表的艺术特性有别于传统的“油画”、“壁画”等形式,是通过数字科技为介质创作、展现的艺术。在此基础上,数字艺术能够轻易地突破原有的“传统艺术空间”,从美术馆、画廊这样的“白盒子”中走向公共空间、商业空间。

而在艺术向公共空间转移的过程中,要想满足场景内受众的需求,就需要将艺术本身进行拓展。在如今的公共空间中,“体验经济”是一个大的趋势,消费者们在场景中感受到的是内容创作带来的体验,而体验是否优质、强烈往往也成为大众评判艺术的标准。

其次,现今艺术存在的公共空间已经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场景,特别是对于时代前沿的“Z时代”人群,这些“数字原住民”对于数字化的事物及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集体记忆与归属感。在费老师眼中,“体验经济”与“数字化场景”正是数字艺术进入公共空间的两大动力。

基于以上两点,费俊老师以自己团队创作的实例充分展示了数字艺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首先是通过手机APP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信手拈来”的形式,对整个北京城区施以艺术创作。在北京的旧城区内,举起手机,APP内通过AR/VR的形式重现当下场景中的历史,见证城门楼阁的兴衰、骆驼祥子的故事。这种“虚拟与现实就在此时此地融合”的穿越式画面正是对体验感最好的诠释。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鸟集》的创作案例中,艺术不仅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传递了美感,更通过互动性赋予了这幅艺术创作以传统艺术作品难达到的体验感。

在人们走过“画作”旁并驻足观瞧时,群鸟不仅不会惊散,反而会汇聚而来与你嬉闹;当飞机降落之时,鸟儿会衔着带有航班号的飘带落在枝丫上;而当有飞机起飞时,鸟儿也会带着次航班号一同展翅飞翔。不仅如此,这幅“画作”竟还会感知北京的天气,四季变化、风霜雨雪都会被实时体现在画作之内,这种虚拟世界与现实“感同身受”的表现形式更让人们对数字艺术倍感亲切。

费俊老师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展示表达了自己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一个观念,既公共空间的数字艺术并非简单地将艺术作品数字化后放置到公共空间中,而是要确实与空间内的场景、人物形成“在地性”的互动,同时实现其应有的美感与体验感。而实现这一点也是非基于技术手段的数字艺术所不可的。在数字艺术于商业空间内的实践中,“数字艺术展示质量的良莠不齐”成为了一个避不开的热议话题。而在面对此问题时,费俊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作为央美的教授,费老师认为平时研究、谈论的带有学术性意味的“艺术”有别于缺少内涵的“商业化数字艺术作品”。想要明确的划分数字艺术是否具备高度可值得鉴赏的艺术性其实并不容易,在如今的商业空间中,大量的数字艺术展以“数字艺术”为名号,展出的作品多为将原有的艺术创作数字化,并未对其进行有思想、有意识的二次创作,那么这样的数字艺术更应被称为“商业化的数字艺术作品”,也正因如此,观众在这样的作品中汲取不到多少养分,这也就造成了大众眼中数字艺术的“良莠不齐”。
因此,在看待商业场景中的数字艺术时,我们大可不必将“艺术”与“商业”混为一谈。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艺术亦或是新媒体艺术在如今已经成为了被过度消费的商业化词语,既然一些数字艺术作品身处娱乐市场,那我们当以娱乐市场的标准做出评价,何必以鉴赏家的角度从“艺术性”的高度看待呢?

随着数字艺术在商业空间的应用实例增多,数字艺术要想在场景之中长期的走下去也必然需求核心竞争力。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审美似乎是颇具价值的核心,然而在公共空间的数字艺术创作中,费俊老师却不这么认为。

正因为数字艺术在公共空间内多样化且具互动性的展现形式,审美并非具有唯一性。更多的数字艺术创作能够将如情感共鸣一类的观众内心体验打造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大众公共艺术“体验为王道”概念所驱。此外,数字艺术基于虚拟的表现还能够创造“超级连接”,这种共鸣不只限于个人与内心灵魂的碰撞,更可延伸到与陌生人、与整个场景乃至畅想到整个世界、宇宙的情感连接。既是谈应用,纸上谈兵终是浅显。最后,我们再来通过费老师手下的两个案例来看看数字艺术在商业空间中的“优质应用”。

去年疫情期间,济南华侨城的文化综合体内完成了以《国家宝藏》内容为基础并进行在创作的项目。正如上文所言,“数字化的《国家宝藏》”并非数字化的复制,在展区之内,虽无任何实物,但观众们却能通过遍布于展区内的装置与沉浸式投影、荧幕中展示的国宝进行互动。

观众在游历中通过触碰装置,可能会让当代壁画中的某位演奏者“活起来”,亲手奏响国宝编钟,为你演奏历史的声音。

不仅是展示历史文物,更是“进入”/“浸入”历史文物,这就是数字艺术相对于传统艺术超强的体验感与代入感所能创造的“二创效果”。不仅如此,观众在数字艺术的加持下,甚至可以自定义唐代釉彩大瓷瓶的颜色,在走进历史之外,亦能“创造”历史。相对于“商业化的数字艺术作品”,数字化的《国家宝藏》确实值得赞誉。

“今时今日安仁”位于成都西南的民国古镇之中。数字艺术创作的介入首先为安仁古镇原本的实景舞台演绎深化了沉浸感,通过光影、全景内容的演绎将舞台与观众席连接为一体,模糊了“台上演员”、“台下观众”的概念,让观众进入戏剧。

其次,利用民国古院落内的历史遗观,数字艺术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面貌重现于院落之中,虽为“博物馆”,但并非为还原历史以供参观,而是重现历史以兹体验。

通过数字艺术对景物还原的演绎,进入“博物馆”的感觉倒像是闯入了民国时期某位大户人家的私宅,而主人又恰好不在。用费俊老师的话说,这种体验是一个“正在进行时”,而非让观众处在“过去时”去瞻仰历史。

第三,数字艺术还针对老公馆内一个荒废多年的院落进行了景观提升,在此之中包含观影、互动式的公共艺术。

通过数字艺术的沉浸式演绎,这个院落被打造成了一个“幻境”般的消费场。当你打开这扇缤纷的玻璃门时(如图),你将会踏入一个沉浸式的民国生活场景,在这里你可以观看演出,亦可以悠闲地坐下喝杯小酒、品品咖啡。这便在展现场景原本美感的同时达成了商业场景创造经济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