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新观察】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互联网与数码产品充斥的生活下,渴求体验、时尚前卫的Z世代人群涌现于消费浪潮顶端。而对于科技影像行业而言,能够显著影响当代家庭购买决策且接受力、消费力双强的“Z世代”无疑能够创造极大的市场空间,但如何才能投入“Z世代”的怀抱,须得仔细思量。
包围“Z世代”们的高新科技产物融入并改造着他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在互联网中搜索“Z世代”,会得到“注重体验、个性鲜明、自尊心强、乐于尝试新事物”等诸多评价。而就“Z世代”而言,除了更关心“体验”,同时也更节俭;尝试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一类的网络评价外,天马行空的思维与创造力同样是社会行业,尤其是科技行业不可忽视的要点。作为一名95后,作者我面对“科技影像产品如何面对‘Z世代个性化市场’?”这一疑问颇有感想,以下便从工作、娱乐这两大生活角度做一些个人见解。
·工作
作为“Z世代先头部队”,95年生人的我也已步入社会工作,就我个人经历而言,“Z世代”虽被评价为“独立有思想,且接受力强”的个体,但在面对“看似繁复”的工作时同样缺乏经验,容易乱了阵脚。在此之上,多为独生子女,似乎被“宠坏了”的“Z世代”们,“叛逆期”却有延长趋势,往往“不服气却又无能为力”。我想这不仅是工作上X、Y世代的前辈们对我们的头疼之处,也是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么对于此,科技影像行业或是说通过科技影像产品又是否可解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传统的影像行业而言,提到工作场景,更多的会想到标准会议室的投影设备以及展厅、演艺厅的演出设备矩阵。然而当影像与科技相融合后,影像产品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偏向年轻的“Z世代”们。现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都在提倡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其创造力的平台,但其实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往往是点亮思路的先决因素。会议室、报告厅的正式感难免让我们有些拘谨,要想让“Z世代”们实现更高效地工作,科技影像行业仍旧有待挖掘的产品阵地。
举例而言,企业文化墙、展示板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遍布企业各处的动态可视化展板绝不带有什么压迫感,不如说,这样的“体验感”正是我们这些“Z世代”们乐于接受的。而在这前提下企业对其内容便可“大动文章”。平常听不进去前辈的“谆谆教诲”通过长期滚动展示的“小Tips”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时常展现而出的“鼓励语”、对“Z世代”们的无声认可总能够给予其莫大的安心感与激励;而网络行业相关的新闻消息在展板上予以播报更可能是在意想不到之时让“Z世代”们创造力爆发的契机。而这对于影像行业本身在技术手段上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这可能意味着思路与产品方向上的开拓,是创造有价值的全新科技影像项目方案的基点。
·娱乐
相较工作场景,娱乐对于“Z世代”们来说在生活上的比重可谓十分重要。从小享受优厚资源的“Z世代”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兴趣爱好产生出极度多元化的趋向。或许对于科技影像行业乃至更多的行业群体而言,“御宅族”、“中二病”、“潮玩族”等标签奠定了其对“Z世代”的初步印象,但其实这远不足以满足“Z世代”的心。相反的,当我们的视野中充斥了太多以“宅”、“动漫”、“恋爱”或更多“Z世代热门词汇”为核心的产品,且不说审美疲劳的问题,年轻群体不免会聚集议论产品背后的生产者对于“Z世代精神”的曲解。
因此,私以为“宅”、“二次元”等词汇固然是“Z世代”人群的偏好,但首先不可以偏概全,传统的“体育”、“音乐”、“影视”等同样是我们乐于关注的方向;其次,大可不必将其当做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一款极富科技感的新产品中寻得与兴趣相关的功能部分才是令人欣喜的。科技影像亦当以“科技”本身为重,而并非“Z世代影像”。
最后,我想再就“科技影像产品Z世代化看重体验”这一观点谈一谈个人的想法。大家可以看到在上文中我并未提及科技影像产品要想适应“Z世代市场”应在产品性能、功能上作何改变,而这原因也正是我现在想要表达的重要一点。我个人认为“Z世代”们注重体验的显著体现便是其对于产品的参数与功能,更在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以及能为自身带来什么,这很可能有如代沟一般。
以投影机举例而言,前辈们在购买产品时通常认为投影机的亮度与分辨率越高,色域越宽,那么其投射而出的画面质量就越好,甚至会为了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去了解询问投影机产品怎样才算好。而到了“Z世代”们这里则变成了一句“口说无凭,我得看看效果再说”。
在面对“非喜好”和“非必要了解”的领域之时,“Z世代”们才不愿为此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详细了解,第一视觉感往往是其判断产品性能或是项目展示效果的标准。再举例而言,一款3500流明、全高清的家用投影机,其画面显示精美度令人满意,但对于“Z世代”消费者而言,其缺乏某些功能”都有可能成为其被Pass的原因,即便各方面因素都满足“Z世代”的需求,它还是可能会因为超出“Z世代”接受范围的过高价格被略过。事实正是如此,以上这一切并非假设,更非极端。
那么,要想更好地服务于“Z世代个性化市场”,科技影像行业的从业者们是否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呢?我想到也不必。从“Z世代”偏重体验的实际表现来看,其实无非是对影像产品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要做的更多地是迎合“Z世代”的需求,但注意不要妄想也没必要摸透“Z世代”需求。
原因如下:第一,“Z世代”需求因其多元化体量极大。第二:过于深入理解“Z世代”思想很可能导致曲解理念,更多时候其实连“Z世代”们都不明确自己需求为何……第三:当企业自认为全面掌握了“Z世代”之时,总会涌现拥有不同消费理念与需求的新时代消费者。
总结而言,“科技影像产品如何面对‘Z世代个性化市场’?”重要一点便是“抓准需求、找准定位”。对于兴趣涉猎广泛的“Z世代”来说,产品中任何一个迎合其兴趣点的功能都可能让“Z世代”为之倾心,但若是功能覆盖面广却无一深入,那边可能会导致“Z世代”消费者无法从产品上真正获得需求的功能或是内容方面的要素,进而导致对产品本身失去兴趣。因此,行业、企业在为“Z世代”打上标签的同时也应为自身和产品打上对应的标签。同时,要将以往营销环节需要应用的用户服务理念扩张到最初的产品设计端。明确具有针对性的需求后,从最终使用体验出发,但要以科技本身为核心设计理念。以迎合“Z世代”需求喜好的功能吸引“Z世代”消费者,并用真正富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留住他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