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专栏]
2020年7月初,由上海莘天置业公司、闵行区文旅局、MANA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多方联合,以“公共艺术”为话题在线上举行了一场交互融合的座谈会,将“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共参与”三者相交汇。
本次座谈会上,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对公共艺术进行了自己的解读与分享,畅谈公共艺术的实际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
座谈会上,刘毅老师首先从一名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对公共艺术进行解读。刘毅老师以“together”一词来为公共艺术标出重点。他认为,公共艺术首先就要实现协同与合作。艺术家、主办方、地区负责人、投资人、政府、策划者等多方共同协作形成闭环,这样才能完成公共艺术的创作。
随后,刘毅老师又用“一起定制、一起进入、一起表演、一起使用、一起学习、一起策划”6个标题来诠释公共艺术。而在这之中,“公众”的参与非常重要。作品是舞台,公众是主角,公共艺术品一定不是独立存在的,要能让公众切身的感受到美,并共同参与到创作美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公众接近艺术,公共艺术品的实用性及创作意义也十分重要。将公共艺术与时间地点等相结合,让其成为一个实用品,又正因公众的参与使用而迸发出艺术之美。此外,艺术远不止观赏品,行为同样可为艺术。以公众为主题,在行动中感受艺术,创造艺术;感同身受,一起学习。
最后,刘毅老师讲到,公共艺术的创造应交给公众。如他所说,“艺术家+公众=一场日常的演出”,而当公共艺术发展的最后,艺术家的比例将越来越低,公众才是艺术的创造者。
继刘毅之后,Michael Arone以数字公共艺术拉动旅游经济为课题,从一名公共艺术策划者的角度分享了公共艺术的看法。要拉动经济,艺术作品就一定要吸引人的眼球,而创新则是Arone提到的重点之一。以一种年轻时尚化的表现形式去诠释古老的文化,用时尚的灯光秀点亮文化底蕴深厚却缺乏亮点的老教堂。
其次,Arone提到了整体艺术设施的用户体验。公共艺术不同于美术馆中的陈列品,特别是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公共艺术。为了让广大公众有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超大型的艺术布置往往必不可少。对于一名策划者来说,游客的观赏路线规划,整体艺术风格的把控以及艺术特色的突出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公共艺术是创作,更是实践。在“创作者”与“策划者”的分享之后,汪懿女士以TODTIME时间廊项目为例,介绍了公共艺术的实践应用。在分享中,她首先强调了“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建筑为容器,用艺术的手法为其注入思想、文化、生命。
她提到,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对地域的文化底蕴分析十分必要。以莘庄地区为例,脱俗的梅花文化、流动的史书春申塘、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这都是艺术发散的重点。而对于当地人群的分析则也是在“因地制宜”,创造出迎合当地用户的公共艺术品,让艺术融入公众生活,创造一片“无墙美术馆”。
在嘉宾演讲的最后,王洪义教授以“公共艺术是一种制度”为题讲述了他对公共艺术的看法。他认为目前中国与西方的公共艺术发展有较为根本的区别。首先,他提到公共艺术的创作其实本质上是在为“有需求者”服务,而随着罗斯福新政的颁布,世界各国开始有了以政府投资,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艺术创作。而目前政府投资的现状是,西方政府更倾向于对公共艺术事业本身的投资,但中国政府则偏向于对艺术家的投资与培养。然而,众多艺术家的创作中心又并非是公共艺术,如此一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其实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王洪义教授表示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出资方大多为商业及企业运营者。他们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吸引潜在顾客,扩大商企业影响力。但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公共艺术得以展现出魅力。因此,就目前来看,商/企业的支持是发展中国公共艺术最可靠的社会资源。
|